返回

勇敢与自由共生


作者:◎ 杨慧康
查看:34   





  所有人都会死,但不是所有人都真正活过。——威廉.华莱士有的人做“演员”,但是不会演戏;有的人,自导自演,却拍出了经典。梅尔 · 吉布森就是这样一位传奇。
  《勇敢的心》 这部24年前的作品,在当年拿下了包括“最佳影片”奖、“最佳导演”奖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奖。经典的魅力,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凋零,24年过去了,在不同的年纪看这部电 影 的 不 同 的 人,当 听 到 那 句“freedom”的时候,也会动容。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在刑场上不屈的汉子,以及那个为“自由”“不妥协”而对现实抗争的自己。
  影片一开头,壮阔景色中飘着浓郁的苏格兰风笛把人拉入电影,史诗感扑面而来。描写威廉儿时的篇幅不长,但“言简意赅”地交代了威廉的身份和遭遇。全长177分钟的电影,开篇只用10分钟不到,就把电影的核心与信条,抛给了观众,让观众一开始就知道威廉 · 华莱士是个怎样的人。
  影片叙事没有使用太多的技巧,但正是这种四平八稳的手法,对剧本刻画以及导演对节奏的把控的要求是极高的。三小时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很长,但要讲述一位传奇英雄的抗争史,也就不那么长了。
  本片的摄影与配乐也是一大亮点,从片头贯彻始终的壮阔景色,到复古的中世纪城堡据点,无一不透露着史诗大作的气息。大战的拍摄效果也是极其令人震撼的,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古战场厮杀的凶狠与壮烈。苏格兰风笛结合现代配乐手法,或英伟或悲壮地渲染着影片所要传达的感觉。所以,本片当年除了拿下了“最佳导演”奖、“最佳影片”奖之外还一举拿下了最佳摄影和配乐奖。
  电影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极力去“神话”角色,威廉爆发的导火索是妻子被杀害,他不是自一开始就是个为自由抗争的英雄,妻子的死让他意识到自由是一切美好的基础。威廉的爆发或多或少有些“逼上梁山”的意味。影片没有神话英雄,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最惧怕的不是与威廉战斗,而是人们“神话”了威廉。法尔科克战役,威廉被捕了,即将受刑的他,在狱中双膝跪地,乞求神明赐予力量,让他死得好一点。镜头中没了那个意气风发、“刀枪不入”的英雄,只有一个懦弱胆小的死刑犯,与常人无二。对死亡的恐惧、迷茫无损于他英雄的身份,因为英雄首先得是人,方能感人所感、行人所行、爱人所爱,为人性的光辉怒而奋起。正因体现了人性,影片才显得真实,才更显得他的抗争是伟大的,那句“freedom”,才更加动人心魄,振聋发聩。
  许多人记住了威廉这个具备一切古典悲剧英雄特质的战士,往往忽略了另一个英雄:布鲁斯,这个自带矛盾特质的“叛逆孩子”。从一开始,布鲁斯就听从父亲意志,明哲保身,依靠英格兰的势力以图坐稳苏格兰王位。但当全苏格兰都在歌颂威廉的佳话时,他有了憧憬与追求,却因为被父亲用生存之道打压消磨,以致做出在法尔科克战役背叛威廉的行为。但他终究还是回来了,威廉殊死一搏的决心与无助绝望的眼神终于让布鲁斯决心“叛逆到底”,布鲁斯终于挣脱父亲的掌控,重新夺回意志的自主权。他追随着威廉的脚步,为自由而奋斗。在威廉死后,带领苏格兰人夺得了自由。
  从人物设定来看,相对来说,布鲁斯更具有人物弧光,因为他从一个傀儡懦夫,成长为与威廉殊途同归的英雄,人物的成长空间更大。但布鲁斯与威廉并不是“双雄”戏码,布鲁斯的成长与蜕变来源于威廉身上的人格魅力。在使得人物剧情更加丰富的同时,也更加凸显出威廉的光辉与伟大。自由与勇敢,在威廉牺牲后得以延续和传承,这才是影片自由的意义。
  如此伟大的电影,剧本与导演功力都无可挑剔,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。导演自己就是主演,梅尔.吉布森略显木讷的表情完美契合了威廉的气质,勇敢而又坚毅的他只需要穿上苏格兰服装,背着阔剑,骑着高头大马,立在那儿,观众就能感受到一位战士的肃穆与伟岸。表演不是炫技,如何贴合人物才是好的表演,那种气质,多一分显得呆板,少一分,托不出英雄的伟大。
  《勇敢的心》 的精神价值早已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,鼓舞着每个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自由而不妥协奋力抗争的人。
  生亦何欢,死亦何惧,只要为自由而奋斗的光辉永存我心,我便会一路前行,至死方休。
  (作者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7级学生)
贵州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82621次访问,全刊已有5856042次访问